查看原文
其他

破译无声的犯罪密码:带你走近这个有点酷的民警

SCPC 四川警察学院 2023-06-17

八十期

青春正当时,最美的时光遇见您;奋斗新时代,最好的礼物送给您。校友故事,记录并见证您成长征途的每一份温暖。


人物素描

 张亮,男,38岁,学校2004届治安管理专业学生。现任内江市公安局东兴区分局刑警大队技术室副主任。


01

这位民警有点“冷”

与其他风风火火的刑侦民警不同,他清爽白净,安静寡言,一副“书生”模样。虽然看上去“文弱”,气质上“高冷”,但他却是东兴公安刑侦队伍不折不扣的尖兵骨干。


从事公安工作10年来,共勘查现场2200余起,通过勘察抓获各类嫌疑人400余名。多次被评为内江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,多次获得先进个人、岗位标兵、岗位能手等称号,2次被记嘉奖,1次被记个人三等功,2018年因工作表现突出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现勘民警。

现场勘查时他沉着冷静。工作时,除了走访询问被害人,他会越发的“酷”。勘查工作看似平淡,却是极“烧脑”的。在现场为了发现、固定、提取证据,他要搜集现场讯息,要融汇专业知识,还要匹配以往办案经验,需要精神高度集中,所以他必须“冷”下来,排除干扰,全力以赴。


02

沉着分析,让物证自己“开口”

今年6月份,东兴区某小区发生的一起特大入室盗窃案,由于案发时间无法确定,现场被事主多次清扫,取痕难度极大。他沉着分析,缜密推理,重塑犯罪过程,最终在不起眼的角落提取到重要痕迹物证,成功锁定嫌疑人。


物证检验时他心无旁骛。面对提取的物证、样本,他总要花上大量的时间进行比对、分析。他说“有效的痕迹能解答许多疑问,我要做的是让这些无声物证自己“说”出真相。”

为了全心投入,他会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,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。徜徉在海量数据库中,运用专业技能,解码关键线索,错过休息和饭点,那都是常有的事儿。

分析案情时他一针见血。在案件研判时,只要他发言,便总能直击侦查“要害”。

得益于他的专注,检验工作开展以来,他共利用指纹、DNA比中案件300余起。他说“当无声物证揭示真相时,那种成功的喜悦,是对我最大的回报。”

侦查员们有疑难案件时,也最爱和他探讨请教。他常说“勘察和鉴定运用得当,就能掌握到破案的底层‘密码’,为侦查指明方向。”



03

捍卫群众利益他有副“热”心肠

不论工作再苦再累,他说:“能用自己的力量,为老百姓做点事,很值得!”


不论山高路远,他使命必达。到东兴刑侦工作刚1个星期,便跑遍了所有的乡镇,再远,他也是第一时间提上勘验箱,背上相机,奔赴现场。

不论山高路陡、刮风下雨,不论白天黑夜、盛夏寒冬,只要有案件发生,他总会义无反顾,使命必达。

不惧严苛环境,他倾尽全力。犯罪现场虽然隐藏着线索,但要发现“他们”着实不易。室外烈日暴晒、凶案鲜血淋漓、高空悬停作业、水沟摸索翻查......环境复杂多变都是家常便饭,张亮见招拆招,“站、蹲、爬、趴”是勘察日常,“上天入地”无所不能,毫不畏惧。

不以案小而松懈,只为公平正义。他业务精湛、善于攻坚,协助破获了许多急难险重、影响恶劣的大、要案,但对于案值低、规模小的案件,他也是毫不放松,全力以赴。在他眼里,不论案件大小,都关乎群众利益,关乎公平正义。

今年4月,石子镇一名独居老人家中失窃,虽然现场已被邻居翻动破坏,但毫不气馁,认真拓展外围现场,沿着作案人可能逃离的方向,徒步行走了5公里,耗费6个多小时,最终提取到关键痕迹物证,锁定嫌犯,为群众挽回损失。
    10年来,经他出具、审核的检验报告数以千计,为人民群众讨回公道,无一错漏,无一投诉。


04

精于钻研,满怀工匠精神

张亮在校时就是个学霸,功课门门优秀,到了单位他自然也不甘落后。2015年他便取得了痕迹检验助理工程师职称,在学校发表刑事技术论文3篇、刑事科学论文集发表技术论文1篇。他和同事共同制定撰写了6本资质认定的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,建立健全104个体系表格,使得刑侦技术实验室资质认定顺利的通过。

受到单位的培养熏陶,他越发努力钻研业务,积极参与案件办理,和其他民警学习勘察手法,并在勘察中大胆尝试不同的提取工具、提取方法和保存办法。不出警的时候,他就自己钻研专业书籍,泡在实验室“琢磨”技术,日复一日的积累,业务水平不断提升。

他说:“犯罪手法千变万化,对民警提出更多挑战。干我们这一行,学习不能止步。”

由于长期不固定的生活模式,在分局组织的体检中,他查出患有“三高”等多项问题。他却总是笑着告诉大家:“有点伤才算一个合格的警察嘛”。


师兄有话说

师兄作为一名治安专业的学生,工作后开展技术要求较高的刑侦工作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?您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呢?

我在学校里面学习过很多学科,也学习过刑事技术相关知识,当时学校比较注重培养全面型公安人员,毕竟日后的公安工作不可能只需要单方面的技能知识。

每个警校学子都希望自己在刑侦战线发光发热,我也不例外。参加工作后,我被分配到刑事技术部门。在这里我接触和学习到了很多新技术,同时工作对于我的专业技能要求也更高了。困难肯定是有的,毕竟我是治安管理专业的学生,在痕迹鉴定、技术以及规范操作等方面,包括侦查员对现场分析研判的能力我还是非常欠缺。

师兄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呢?

一是问:积极向老师请教。我的老师很多,只要有人擅长的是我想学习的,那他就是我的老师。勘查的时候问,鉴定的时候问,研判的时候问,破案后再问;

二是学:多学习专业知识。看专业技能业务方面的书籍,看各类侦查报告和ppt;

三是跑:多跑现场。多跑案件绝对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,脸皮厚点,勤快点。通过跑现场,你会发现自己对现场勘查的能力慢慢提升,至少对辖区内的犯案手法、人员有一定了解。

我觉得在侦查上,现场勘查工作就是鹰的眼睛,它能够看到犯罪分子的很多信息,从而为侦查工作提供服务,指明方向。

现在学校有少部分同学认为从事警察工作学习知识不重要,重要的是实践经验。师兄想对这些同学说什么?

我要跟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,川警院是培养预备警官的摇篮,也是在职警官培训的基地。我相信学校的教育是结合实践的,我的老师刘玉文也曾到我们市局挂职锻炼。你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,能够在学校里面学习是很幸福的,目前我们在职的民警都非常希望能够回到学院再充电。

学习可以让我们更多地认识了解公安工作各个方面,各个领域的知识。只有打牢知识基础,懂得执法办案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结合实践经验开展工作。未来不管是实习还是参加工作都能够快速并顺利地上手。目前的公安工作不是同学们想象的简单蹲守、抓捕。更重要的是抓捕回来后的办案程序和证据搜查。

师弟师妹们一定要珍惜在校学习的青春岁月,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!


张亮的“冷”源自执着和专注,“热”源于初心和使命。从警15年的他,秉承着“勘实、鉴真、严谨、奉献”的闽侯公安刑技精神,将刑事勘验作为自己一生事业予以奋斗推进。他在“双擎”加持下,在探索刑侦技术,为民伸张正义的道路上马力全开、纵情驰骋,闯出一片新的天地。


亲爱的朋友,您好!

学校的建设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“川警院人”的无私奉献和倾情付出,感谢您为祖国公安教育事业所做出的每一份努力和贡献。

为了更好地反映“川警院人”拼搏奋斗精神,记录每一位“川警院人”的动人故事,激励更多的“川警院人”敢负责、乐做事、勤作为,现面向社会各界征集“校友故事”素材,内容包括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刊发的教职工、毕业生等的报道(如果是纸质材料,由我们复制转为电子文档),并在校级各媒体平台进行集中推送。

联系电话:0830-3106412,0830-2583035

邮箱:scpcweixin@163.com


来源/中国警察网 受访者提供

编辑/叶丹

审核/王先俊 秋虫

往期回顾

川渝警院召开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二次工作联席会

来打卡!川警院宝藏复习地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